尼博斯克兰小学校长丽塔海玫琳告诉记者,瑞典小学生入学主要原则是“就近”。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小学,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,包括午餐、文具、交通等都免费。国家还按月给每个孩子发放生活补贴。
上课没有统一教材
小学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。没有全国统一教材,老师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。语文老师安雅在教了新词后,会让学生用这些词汇组句,说一段话,每周还会复习巩固一次。她还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分别布置作业、推荐阅读书、组织排练短剧。 瑞典小学数学课相对简单。在这所小学四年级学习的华人学生陈晨对记者说,四年级的水平与中国小学二年级的差不多。为照顾特长生,学校设有“学习工场”的课堂。在这个课堂,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和进度,老师则提供一对一辅导。 许多课程教学中,老师常常布置专题研究内容。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,去图书馆或在网上查询、下载资料,去工厂调查,写出一个报告,然后在课堂上给全体学生讲解。孩子们还轮流策划组织各种班级活动。 学校借给每个学生一台iPad或手提电脑。学生们可用来看课本内容,做作业,查资料等,还可以上校园网,与老师、同学实时沟通。值得一提的是,瑞典小学特别重视从小灌输给孩子男女平等的价值观,并将知识融入各门课程中。比如在数学课中,孩子们要学会计算女性育儿假的天数。
下课不准待在教室
课间,孩子们都去户外活动,冬季也不例外。校长丽塔海玫琳说:“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,有利于健康。” 上课时间,老师也常组织去户外学习,比如去滑雪场学习滑雪,到游泳馆练习游泳,到山野训练攀岩,或参观博物馆,拜访市长等等。学校认为,这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知识,也锻炼了生存能力。 小学生索菲告诉记者,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,老师就带他们去逛街,借机会教他们各种有用的生活技巧。比如怎么买东西、穿过马路、警察局怎么走、怎么回家等。
文章出自:宝宝成长日记www.yingerbaobei.com,尊重版权是美德,转载请保留原地址,感谢合作!